發展禁區開拓商機 落馬洲建豪宅環保城羅湖闢旅遊線

香港回歸後社會各界一直關注邊境開放禁區政策問題,政府的跨部門研究後終落實發展方向。政府認同邊境禁區有縮細的空間,準備全方位發展整條邊境線,初步建議包括「解禁」落馬洲,在附近興建低密度豪宅「環保城」,而羅湖的馬草壟、打鼓嶺等地則會發展成歷史旅遊區。政府今年初已將縮細禁區建議提交城規會審議,現正諮詢各相關部門意見,希望盡快向外公布。

與內地接壤的香港禁區界線橫跨西至東,土地遼闊,香港回歸後一直引起社會各界人士關注及討論開放禁區問題,有人提議政府倣效深圳政府縮減禁區範圍,經政府內部討論後,房屋及規劃地政局與保安局落實縮減禁區計畫,定出米埔為生態保育、落馬洲為低密度住宅、羅湖及打鼓嶺為古[旅遊和沙頭角是生態旅遊四大方向,為港府騰空更多土地,帶來庫房收益及商機。保安局局長李少光接受查詢時承認,當局一向認同禁區範圍有縮減的空間,正致力研究其發展性,期望盡快向市民公布縮減禁區的發展建議。

消息人士透露,禁區發展首要配合原有的地理環境,避免破壞其生態。以落馬洲為例,因毗鄰米埔,擁有極佳景觀,多個大地產發展商已積極吸納附近農地,並向政府建議興建低密度住宅區,以環保概念為包裝,包括在區內興建獨立污水、廢物處理中心,循環再用所有廢料,避免加重保育區的負擔。「環保城」建議既可善用該區土地,亦不影響米埔保護區,據悉,城規會和政府對此建議感興趣。

將開放沙頭角碼頭

禁區羅湖為鐵路客運的中樞,政府不準備作大規模發展,惟附近的馬草壟一帶因仍有戰時的碉堡存在,屬歷史遺[,當局將順勢發展旅遊業,其餘部分則發展自然生態區,繼續原來的生態發展。打鼓嶺的禁區範圍亦會大為縮減,由於區內有不少特色村落,政府正計畫配合馬草壟一帶發展成為一條完整旅遊線。

沙頭角方面則是政府最早落實發展的禁區,消息人士指出,政府堅持原有局部開放的政策,只開放沙頭角碼頭一帶發展生態旅遊,讓市民可利用該碼頭乘船到附近島嶼觀光。惟中英街仍屬禁區中的禁區,仍會設立警崗及採用通行證的制度,絕叉許有不法之徒借此關卡走私或偷渡。

消息人士續稱,政府縮細禁區範圍的大方向期望可開闢更多土地及增加收入,亦毋須斥巨資為大原則,每個發展計畫均會以投標方式進行。今年初已將有關建議提交城規會審議,現已諮詢多個部門意見,在取得交通、環保及治安方面的共識後,便公開諮詢公眾意見。

 

商會函許仕仁 盼生態遊救沙頭角

邊境禁區土地中,以沙頭角和打鼓嶺北面為人口集中地,沙頭角商會指出,隔絕50多年,沙頭角人口由高峰期3萬多人減至現時近7000多人,區內八成商舖終日「望天打卦」。商會上月致函政務司長許仕仁,希望利用生態旅遊作策略,分兩階段開放沙頭角禁區,希望沙頭角將來可變身成西貢或赤柱形式的旅遊熱點。

人口剩 7000 商舖拍烏蠅

為了爭取沙頭角的發展權益,區內30多個商舖近月組成了沙頭角商會,商會主席是身兼梅子林村村長曾玉安。他說,沙頭角最旺盛時期有3萬人居住,但因禁區「與世隔絕」,居民「有出無入」,現在只餘下近7000人口。

曾玉安續稱,區內現時約有近百間商舖,但當中八成都生意淡薄,能夠繼續維持生意的,主要以食肆為主。以新樓街22間商舖為例,每日照常營業的只有5間,居民失業率甚高。但他指出,近年毗鄰荔枝窩開始吸引生態旅遊,令區內工作增多,食環署亦因此聘請當地居民任清潔工作。

沙頭角商會上月去信許仕仁,建議在沙頭角大力發展生態旅遊,分兩階段開放沙頭角禁區。根據商會建議,於上世紀20年代興建的新樓街民初建築群應保留,該街道是通往碼頭的必經之路,稍加改善可變身成「步行街」;而開放沙頭角禁區,可為遊客提供多一條更方便快捷的途徑前往荔枝窩。

現時要遊覽荔枝窩,市民需在大學馬料水碼頭乘船兩小時,或取道行走數小時山路,旅程需時。曾玉安稱,商會希望生態旅遊能吸引更多人流到沙頭角,改善區內營商環境,並期望第二期階段會開放中英街,讓沙頭角發展成西貢或赤柱形式的旅遊點。

 

騰出土地料建博覽中心及新市鎮 逾半中港邊境將解禁

有五十多年歷史的中港邊境禁區,可望於兩年內大部份開放。特首曾蔭權昨宣布,開放邊境禁區研究已完成,明年上半年可以公布開放範圍。規劃署的初步研究建議,在邊境土地發展商貿博覽中心、物流中心及新市鎮。

特首表示,香港回歸後與內地已有效遏制非法跨境活動,故決定根據保安部門的意見,將與深圳接壤的邊境禁區範圍大幅縮減,設立新管理線,騰出的土地可作適當利用,但地帶內有許多私人土地和具有保育價值的濕地,加上開發成本不菲,必須先進行審慎的全盤規劃。當局明年上半年將展開規劃研究,諮詢公眾意見,然後制訂發展圖則。

消息人士指出,據保安局的評估,邊境禁區的保安問題已不大,偷渡個案每日不足十宗,走私個案亦不多。目前禁區面積為二十八平方公里,估計禁區範圍可縮減一半以上。當局明年會公布新禁區界線,規劃部門會對開放的邊境土地展開規劃研究及諮詢,預計需時十八個月,規劃完成後禁區範圍可正式縮小。由於禁區屬本港內部事務,所以毋須得到深圳同意。

促開放整個沙頭角

規劃署的「香港2003年規劃遠景的策略初步報告」已對邊境土地的發展進行了初步研究,報告認為邊境土地有不少生態敏感地帶,又缺乏排污及交通等設施,不宜即時發展,但中長期可發展為對深港雙方都有利的高增值用途。報告初步建議,邊境內三個地區具發展潛力,包括落馬洲河套區可發展為中外商貿博覽設施;香園圍可發展為物流中心;缸瓦甫可發展為新市鎮。

北區區議員溫和輝指出:「沙頭角居民被困了幾十年,好似坐監咁,就蟋o癲!」多年來居民生活非常不便,區內全無發展。他認為除了中英街,整個沙頭角都可開放,發展生態旅遊。鄉議會副主席兼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張學明認為,禁區內八至九成的地區都可開放,部份土地可發展作工業區及住宅區。

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尹德勝表示,新用地可以考慮作綜合多種用途,例如配合政府五大支柱產業的發展,包括汽車零部件、物流、製衣、納米及資訊科技行業,又可以作現代化畜牧農業。